在剛剛落幕的枸杞產業博覽會上,琳瑯滿目的枸杞產品吸引了眾多目光。而在熱鬧展臺的幕后,一股專業的司法行政力量正成為護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后盾。去年以來,寧夏司法廳聚焦特色產業與新業態需求,創新打造“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模式,為枸杞產業注入強勁法治動能。
自治區司法廳精準錨定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,保護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”目標,投入專項資金60余萬元,在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建成枸杞新業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。該中心整合優質公共法律服務資源,構建“黨建+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共駐共建機制,為枸杞產業從選種育苗到生產銷售提供全鏈條覆蓋。資深律師、公證員、法律援助工作者等組成的專業團隊駐點值班,為參展商、采購商及時提供法律咨詢、合同審查、知識產權保護及糾紛調解等一站式服務,確保市場主體法律需求“第一時間響應、第一時間解決”。
同時,司法力量主動聯合工商聯、中寧枸杞協會,通過政企座談、法治講堂、深度“法治體檢”等方式,顯著提升枸杞企業、合作社及經營主體的法治素養與風險防控能力。尤其在第八屆枸杞產業博覽會籌備關鍵期,法律服務中心將其列為重點保障任務,組建專班并制定專項法治工作方案。對博覽會工作方案、合作協議、招商政策等涉企文件進行前置法律審查,從源頭杜絕法律風險,確保政策制定合法合規、陽光透明,為博覽會順利舉辦構筑了堅實的法治基礎。
連日來,在枸杞采摘現場,法律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用通俗語言、鮮活案例提升采摘工的安全防范意識;通過提前收集研判群眾法律需求,形成清單精準解決高頻、共性難題。打造“法治直播間”,以生動案例解讀涉農法規、消費者權益及反詐知識,將交易點變為“法治宣傳前沿陣地”。同時,建立涉展糾紛快速調處與預警響應機制,對合同履約、知識產權侵權、消費維權及勞務糾紛等風險提前布防。中心運營以來,普法宣傳超60次,解答咨詢1200余次,成功調解糾紛140件,為枸杞企業開展“法治體檢”34次。
寧夏司法系統以“產業鏈+法律服務”的創新實踐,成功將法治力量深度嵌入枸杞產業肌理。從田間到展臺,從生產到銷售,全鏈條的法律服務不僅為博覽會保駕護航,更持續優化著枸杞產業的法治化營商環境,為“紅色產業”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法治活力。(記者 夏欣 文/圖)